靖博读《千家诗》-03:送郭司仓
读唐诗真的能抚慰心灵,这是近几期心情不好时的感受。读唐诗须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吟诵,想象古老的盛唐气象和诗人飘逸不羁的做派。顿时就沉入一片美好的山水画卷了。
今天我们来读《千家诗》第三首。
《送郭司仓》 王昌龄
映门淮水绿,留骑主人心。
明月随良掾,春潮夜夜深。
注释:良掾(音同“愿”),意思是“好官”。
提起这位王昌龄,可不得了。山西太原人(也有说是西安人的),字少伯。作过江宁县县丞,因此又称“王江宁”。盛唐边塞体诗人,世称“七绝圣手”、“诗家天子”。三十岁中进士,后被贬岭南(跟洛阳的那位袁拾遗一样命运)。与李白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交厚,下放途中路过襄阳还跟孟浩然见过面。这么看来,盛唐的几位大诗人其实都是好朋友。惺惺惜惺惺,理当如此。有文评家认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文学成就高过李白。
唐朝的边塞诗是唐诗里的一个大体系,以王昌龄为代表人物,他的好几首《出塞》和《从军行》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。其他有名的边塞诗人还有高适、岑参、王翰、崔颢等。
边塞诗是特殊时代下的一种诗体。古代及近代流传后世的边塞诗从思想性而言基本都是反战的,这也是当代西方主流文艺作品对待战争的统一态度。战争,不论起源、过程、结局如何,不论打着什么主义的旗号,本质都是罪恶的、破坏的。
目前能见到的唯一一个英译版本译者不详。
“Farewell to a Friend”
Wang Changling
Though prayed to stay, your steed still goes.
You'll be followed by the moon bright;
And rising tide from night to night.
参考阅读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