瞬刻(12)
之131
第一次在周末接受工作面试,是个新鲜的体验。
约在近中午的时间在一家五星级饭店大堂吧见面,胖鹿提前半小时把我送到了地方。
双方见面落座,点了壶龙井就直接入正题了。
工作的事大约谈了将近半小时,剩下的半个多小时基本谈的都是考古、历史、政治和其他。
谈了十分钟日本,十分钟香港,五分钟华为,五分钟川普,五分钟美国大选,五分钟中东局势。
一个多小时谈话未曾中断过一秒,我只喝了两口茶。
握手道别后,猎头发来简讯说对方觉得我是个interesting person.
长这么大,头一次被一个陌生人第一面就认为是个有趣的人。
之132
昨晚好声音一个选手翻唱的一首歌唱哭了王力宏,其实当时我也很想流眼泪。
《父亲写的散文诗》由音乐人许飞作曲并原唱,歌词作者本身就是个诗人——董玉方。
李建翻唱过这首歌,刚才听了觉得掺进了很多学院派技巧和修饰,反倒不太感人。就像那首赵照原创的《当你老了》被李健买断版权后再唱就不是当时现场那个味道了。
这首歌的歌词写得很棒,昨晚的选手屈杨的演唱超越了原唱者和李健。
歌词如下:
一九八四年 庄稼还没收割完
之133
胖鹿问我,假如时光能倒流,你愿意回到十六岁吗?
我说不愿意,最多愿意回到去年。
去年只是个代指,我的意思是,now is the best. 我根本不想回到过去。
办公室有个同事桌上放着一块励志牌,写着:The best is yet to come.
我喜欢这句话。
人们渴望时光倒流,是对今天不满意。
只记住了16岁的美好,过滤了每个年龄段都有的不满意。
一个人时也曾这样想过,现在有胖鹿在身边,我再也不想回到过去。
曾经的轻是距离,后来的重是亲密。如今的轻是安心,再以后的重会是什么样的感情呢?
之134
每个阴天都值得记录,但不一定需要纪念。
正像每个不开心都应该庆幸,而不必纠结。一生的不开心总是有数的,经历一个少一个。
那天知乎上有人邀我回答:如果读过一本书之后就会忘记,人为什么还要不停读书?
我说或许可以换个天真的角度这样想:
假如人一生的记忆总量有限,并假设人的遗忘将永不停止。如果没有读书输入新的信息,人仍然会持续遗忘。没有新输入的内容,拿什么遗忘呢?只能去消耗记忆的库存。于是人们出于本能,为了不致于最终忘记自己的前生,只有不断去读书,使我们还有东西可以去遗忘。
子在川上曰:逝者如斯夫。
之135
下午在家读《传声筒》,作者西西。
是一本讲书的书,作者介绍了很多外国小说,讲得真好。
其中有一节讲马尔克斯的作品时,说马尔克斯有一次跟卡斯特罗一起吃饭,讲了个笑话:
苏联狗说,都不是。这些苏联也有。
那你到底来巴黎干什么来了?巴黎狗问。
到巴黎来吠!苏联狗说。
这个笑话真好,看完我真的笑了,但立即就觉得悲哀。
